當前,數字化正引領著全球新一輪技術革命,全面深化數字化改革已經成為新發展階段邁向現代化的關鍵路徑。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設施,需要打通數字基礎設施的大動脈和構筑自立自強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都離不開以信創為底座的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
信創,已然成為數字中國語境下的熱詞。
“信創是一個統稱概念,實際是把現有與信息技術相關的行業結合在一起,命名為‘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簡稱‘信創’。”文淵智庫研究員王超告訴記者,數字化的當下,從政府信息系統、城市供電、供水系統的運營,到紅綠燈的控制等,信創產業已經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國內信創產業,軟件產業是不能忽視的存在,無論是大數據、物聯網、集成電路,還是人工智能等熱點領域,軟件都是支撐產業發展的核心和基礎,特別是云計算這一新型計算體系正在推動軟件研發范式發生深刻變革,進而大幅提升軟件的生產效率,為數字化全體系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底座。
在當下數字化轉型和構筑自立自強的數字技術創新體系的雙重需求之下,國產軟件和云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佳選擇,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速。金蝶日前發布的2022年財報顯示,全年金蝶營業收入約48.66億元,同比增長約16.6%。其中金蝶云業務收入累計37.14億元,憑借76.3%的占比成為金蝶最核心的業務收入來源。
一直以來,國有企業作為帶動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迫切需要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發揮引領作用,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才能更好發揮國企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當然,國有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上最大的難點和痛點,一直就是數字化建設中平臺和系統的自主可控。王超表示,從目前國內信創產業的發展態勢來看,國企及大型企業數字化的這些難點和痛點正在逐漸消失。
從整體信創市場來看,以國企為主力的軟件“國產化替代”正加速落地。隨著國產化替代進程加速,范圍擴大,應用場景更為豐富,國內信創產業的巨大市場潛能也正在進一步被釋放。
中國電子學會的報告預測,2023年我國信創產業規模將突破3650億元,市場容量將突破萬億。《2022年中國信創生態市場研究和選型評估報告》則預計,2025年我國信創產業規模有望突破2萬億。